未来三十年,中国制造将压倒德美日制造,引领全球

编辑日期: 2023-02-16

中国制造将压倒德美日制造,你信吗?我的回答可以套用某个流行句式:不管你们信不信,反正我信!

  自从工业4.0 的话题火了之后,市面上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制造业媚外之风,各种媒体或自媒体上广泛且重复传播一种论调,德美日制造是多么的高大上,中国制造又是如何的无所作为。这样一边倒的宣传已经在国内造成极坏的影响,以至于不明就里的老百姓去到海外,不分青红皂白扫货。不久前,我和一个企业家团到日本学习,在学习之余的购物时间里,团员们拿着或家庭成员或朋友们发来的各种实物图片、物品名称等在超市里疯狂购物。场面令人哭笑不得,被扫对象包罗万象,连感冒药都不放过,足见国人对日本产品研究之深入,某些媒体或自媒体可谓“劳苦功高”。看到这种场面,再看看日本店员的不屑,内心里真是五味杂陈,不是滋味。

  当大家大包小包收获满满地离开商场的时候,注意到我两手空空,他们不解地问,你怎么不买些日本货呢?我说,日本产品好,但绝没有好到需要千里迢迢买回家的程度,所以没买。特别是许多日用品,中国造也很好,足够满足生活需求,所以就不麻烦了。

  说这些并不是简单抱怨国人不争气,而是希望人们能够理性看待德美日制造和中国制造的现状,并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抱有信心。

  首先,我们对世界制造业的竞争要有两个基本估计:

  第一,德美日制造确实比我们中国制造优秀,但并不是完美无缺,无懈可击。各类媒体或自媒体上说到德美日制造时,几乎用尽了各种溢美之词,做事严谨、热爱创新、工匠精神、百年坚守、千年追求等等不一而足。如果真是无懈可击的话,那德美日制造注定要基业长青了。其实不然,德美日制造也存在着学习力不足、反应迟缓和竞争力下降等问题,正是这些问题才给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机会,而且还将继续为中国制造的快速追赶甚至超越提供可能。

  第二, 中国制造纵然存在种种不足,但并不是一无是处,脆弱无比。事实是,在过去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,中国制造已经完成基础积累,建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整工业体系。不仅如此,中国制造还在诸如高铁、航天、能源、钢铁、飞机、军工、家电、计算机、网络和通讯技术、新材料、工程机械、船舶制造以及诸多民生制造领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。所以,三十年来中国制造的发展是成功的,我们既要看到现状的不足,更要看到机遇和优势,完全不必妄自菲薄,更不能不分场合、非理性地给德美日制造唱赞歌,蛊惑老百姓到海外扫货。

其次,我们要在理性分析德美日制造的优缺点之后,扬长避短。有人认为,必须向德国学习,因为德国人做事严谨,主张一次做对,装备和自动化了得;也有人认为,应该向日本学习,因为日本人精益求精,崇尚持续改善,制造管理一流;还有人认为,美国才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,因为美国人最具创新精神,始终追求思想和技术引领……所有这些,说的也许都是事实,即便不是事实,也不影响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。而事实上,德美日制造今天拥有的所有优势说到底是先发优势,是长期进化和积累的结果,比如看上去高大上的自动化技术就是如此。所以,当人们谈及工业4.0 如何了得,如何可怕的时候,我总是告诉人们,其实工业4.0 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停止进化或者进化速度太慢。

  面对德美日制造的竞争,中国制造到底该如何突围呢?基于中国制造的规模以及业已形成的制造业基本布局,我的建议有三条:第一,在大型装备、工业母机等制造方面,应该继续采取举国体制,集中资源办大事,并在华北、东北以及环渤海地区合理布局,向德国制造学习,未来必大有作为。第二,在民生(电子电气)、精密制造领域向日本制造学习,浙江、广东等地区众多的民营家族企业可以担此重任,追求精益求精和基业长青,超越日本并非不可能。第三,以深圳、佛山、广州为代表的创新型城市,完全可以在高新技术制造领域学美国制造。经过过去30年引进学习、山寨模仿到如今的自主创新,深圳无不展现出美国式制造的优势特点,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。如果政府能够注意到业已形成的这种趋势格局,并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加以引导,中国制造全面超越德美日制造指日可待。

  再次,中国制造赶超德美日制造,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有利条件:一是时间,有持续增长和不断升级的国内需求作为支撑,可以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赢得足够的时间。也就是说,中国制造可以用时间换空间,获得腾挪转换的空间之后,就能够做出超越对手的改变和提升。二是规模,中国制造总体规模巨大,举国体制下的企业体规模也在快速壮大。足够大的规模能够聚合对手无法聚合的丰富资源,可以办一些对手无法办到的事情,比如高铁、航天、核电、大飞机等方面的成功大多如此。三是速度,过去许多产业发展的事实表明,只要中国制造开始重点涉足的领域,通常会很快形成千帆竞发的竞争格局,最后决胜关键在规模发展的速度、成本降低的速度或技术创新的速度。比如,工业自动化产业才刚刚启动,就已经显现出超常的发展势头。四是人力资源优势,德美日的人们养尊处优(美国有一小撮人除外)惯了,早已失去了激情和闯劲,产业工人短缺,而在中国,人们依然拼劲十足,发奋图强,学习能力极强。对于中国制造来说,人力资源优势也许是未来赶超德美日制造的关键因素。

  笔者在从事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十六年中,经常同中国制造业者打交道,对中国制造有较深的了解,所以对中国制造抱有更大的信心。结论是,尽管我也主张中国制造要向德美日制造学习,但应该明白一个道理,德美日制造并非完美无缺,中国制造也非一无是处。既要理性面对中国制造和德美日制造的差距,也要看到中国制造对于德美日制造的快速追赶,更要展望中国制造终将压倒德美日制造的那一天。

电话:0755-82673213
邮箱:power@ydconsult.cn
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华新区梅龙大道194号卫东龙商务大厦A栋14楼
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亚运村16楼
上海市陆家嘴潍坊路179号世纪汇广场19楼
微信
Copyright © 2023 有道方略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